back
Works 1999-2013冬 Part1
In Search of Fractures in Cities:Taipei .Hong Kong 尋找城市裂縫計畫 2011 4/1~30 Wooferten's Art/Activist in Residence A AIR 2011~12/ Hong Kong & 2011 12/25 2012 2/18 紹興社區,貝瑪畫廊/Taipei

尋找城市裂縫 湯皇珍 2011 3/5

最近台北城出現裂縫,本遊著晃著的我偶然就這麼一頭跌進縫裡,來不及思考,如德勒茲無頭的身體,我摔入那個狹長又深邃的穴洞,腦震盪外嗡嗡的耳鳴,腳跌跌撞撞,眼冒金星,長久失去連結的一團話語、聲音、甚至身體的空間知覺蜂擁如至,我來到了「不知今夕何夕」。

接著,又一天,不知如何的機遇,我一處又一處發現這些裂縫有指標,像向我招呼的手勢,我不明白,裂縫如雨後春筍為什麼同時裂開?

裂縫中有三層樓高中央入口兩戶對稱結構的公寓,有櫛次鱗比鎖在鐵皮牆裡屋瓦泛出青苔的日式屋群,有突然像當街脫衣一般裸露出來的單間磚造矮房,其中有人炊飯、曬衣,打盹,缺了腳的藤椅,霧了面的茶具,翻出籬笆外的茉莉花、圓仔花;我甚至懷疑那架在兩樹當中的竹竿後面,媽媽會從被單間探出頭來叫我的小名──台北曾經是一處水域,那時我還沒有出生?或者我還沒有來得及在記憶中記寫那些被填掉的溝渠,水塘以及濕漉漉的霧氣?

當時新造的「幸福大廈」仍站在「頂好」一點不大廈的躲在摩天大樓間,有誰還記得何其荒蕪的敦化南路?以及午休可以溜到稻田玩耍我牙牙學句時的建安國小?那之前之後我由五歲來到二十五歲,沒時間注意,也沒心情看見:台北的水域被水泥結結實實封住。無聲無息。

這一次,它向我裂開了,又二十五年已經過去,台北準備邁向另一次都更,所有開挖的器械已經啟動。如果是高度,裂縫中的空間如兒時我的身長所視,如果是時間,裂縫中的分秒如走不快的現在的我;我拼命墊腳想窺見想撥開那被建築公司圈禁、只能轉換成夢想廣告卻鐵定會因「售屋」而消失的過去─屬於台北與我的過去,它們從裂縫擴張、分歧、陷落成一個水塘,在摩天樓環視下綠色安靜的水塘。

進來之前的入口標誌,記得:是新漆的長凳、塗鴉的籬笆、涼亭棚架、方植的花朵、草皮、枯木、浮石就像一個公園,我們在書上看過的公園。
尋找行動提綱:
1.舉報裂縫(作者與參與者提出影像)
2.向裂縫說故事(作者與參與者根據影像提出文本)
3.演出:三台攝錄機 三台投影機 控制員與說書者
4.形式:文本 部落格 廣告 演出與演出詮釋
5.跨接國外城市 跨接台北城市運動

尋找城市裂縫部落格:blog.roodo.com/citybody2011
尋找城市裂縫台北香港 請以活化廳http://seeseethrough.blogspot.com/網站連上blog.roodo.com/citybody2011向我們舉報

2011尋找城市裂縫完整計畫

台北演出DM01

台北演出DM02

台北演出DM03

台北演出DM04

台北演出DM05

台北演出DM06

台北演出DM07

台北演出DM08

台北演出DM09

台北演出DM10

台北演出DM11

相片集錦-1
相片集錦-2
相片集錦-3
相片集錦-4

失憶的城市─看湯皇珍《尋找城市裂縫計劃─台北篇》
文:李秉原

作品:《尋找城市裂縫計劃─台北篇》
創作者:湯皇珍
地點:紹興社區外仁愛路一段36巷旁
演出時間:2011/12/25


因為種種因緣與理由,從07年的瘋人船開始遇見湯皇珍,之後陸續的作品發表我幾乎都沒有缺席,而且因為工作之故,跟個別作品的相處時間都很長。老實說當年第一次看瘋人船的時候其實真的沒什麼感想,無法理解(但我還是很老實的把展場內每段影片都看了)。隨著接著幾年接觸湯皇珍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藉由相處的過程中理解她的生命歷程與態度,湯皇珍的作品對我已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我對湯皇珍的行為藝術的感觸是:湯皇珍的作品很挑觀眾、而且很難閱讀。但是有趣的是湯皇珍總是很熱心地介紹她的作品給每一個人,所以看她作品的觀眾,一直以來似乎都是圈外的人比圈內的人還多(純屬個人觀察)。這一次2011年12月25日聖誕節在台北紹興社區的表演《尋找城市裂縫計劃─台北篇》也是如此。

很慚愧的我是到了現場在紹興社區巷口看見自救會張貼在牆上的新聞資料,才知道這邊發生了什麼事,也才理解湯皇珍選擇這邊做為「城市裂縫」的理由。

紹興社區位於台北市仁愛路中正紀念堂附近,是國府來台時期由老兵在國有土地搭建起來的克難眷村,70年代國有財產局將這片土地劃入台灣大學,台大與整座城市都遺忘了它,紹興社區半個世紀以來就在高樓華廈的夾縫間,默默地存活著。今日這裡已經是台北市數次都更下碩果僅存的未開發地,都會發展的貪婪眼光開始注意到了這塊土地。去年10月,社區居民突然收到台大寄發的律師通知,要求這些佔用台大校地的「違建戶」限期拆屋還地,否則將對這些住在這裡大半輩子的居民提出賠償訴訟。現在,紹興社區集結了熱心的台大學生、老師以及公民記者,與居民一起為他們最微薄的生存權、居住權奮鬥。

湯皇珍《尋找城市裂縫》演出地點在紹興社區入口,仁愛路旁邊的一座小綠地。一年以前這裡還是座房屋,這是台北市「台北好好看」的政蹟,以獎勵容積的方式給建商將舊屋拆除當公園,這些曇花一現的假公園只會存在18個月,之後建商財團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將公園蓋成豪宅大樓賺錢。目前在台北市路邊的一塊塊畸零的綠地,是這個城市在奔馳中不斷拋棄自己的生命記憶過程中,具體而微的場域。

湯皇珍在這塊綠地打上四個木樁,木樁上綁著雷射筆,雷射光線連接出一個四方形空間,正中央點著一盞燈,簡單虛擬的空間,提醒著我這塊空地曾經是個家,雷射光線區隔的空間是房屋的鬼魂。數個身著白衣的演員在虛擬的空間內漫遊、進出,也似鬼魂。整個場地成為一種超現實的景象,在弭平一切建物與記憶的空地上,建物與記憶又還魂在我們面前喃喃自語。

演員來回漫遊,進進出出,各自訴說著故事。話語互相干涉、交疊。觀眾被多個演員不同的零碎故事給淹沒,沒辦法專心聽完一整段,只能勉強從重覆被強調的片段中拼湊出一些端倪。我勉強聽出三段故事:一個是紹興社區一位老兵的故事;一個是湯皇珍敘述她失智症的母親;另一個是湯皇珍發現、且失去華山的故事。

這三個獨立的故事與演員一起漫遊在虛擬空間裡,文字情節被拆解、打碎,在破碎交疊的話語轟炸下,漸漸地我感受到一個統一的主題從裡頭浮現:「失憶」。那是這個作品的主題,自我的失憶、身邊的人失憶、以及整座城市的失憶。場景、演員、文本─整個作品就是個被世界拋棄的鬼魂,控訴著這個世界不斷地在拋棄跟不上腳步的人民、拋棄已不需要的歷史脈絡。城市失憶了,只有街道被遺忘的縫隙間,你才可以瞥見記憶的遊魂在角落輕微地呼喊,提醒路過的人曾經存在過的真實。

不同於過去幾次我在一些藝術空間看湯皇珍的行為表演,《尋找城市裂縫計劃─台北篇》這個作品,「地點」本身占作品很大的份量,紹興社區,是演出地點、是作品發衍的起源、是敘事的主幹、也是作品的核心。這塊被弭平的空地,象徵某種被拋棄者共同的命運:這個世界正在失憶。看著它,湯皇珍想起了她發現並失去華山的故事:1997年包含湯皇珍的一群藝術家發現了廢棄的台北酒廠,爭取台北酒廠成為台北的前衛跨界展演空間,促成華山藝文特區的成立,但從公賣局手中接手華山的文建會卻於2007年將華山ROT出去給商業團隊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一聲令下改變園區使用用途,無情地拋棄當年爭取華山下來的藝術家們。「希望1997年,我沒有發現華山...」,表演中,演員不斷地重覆著這句話。

湯皇珍還想起她罹患失智症的母親,在文本中提到她如何應對母親悠遊在支離破碎的記憶裡。這個世界太多的不公平不可理喻,是不是乾脆通通忘記,跟著這個世界的一同失憶,就會快樂一點?湯皇珍以自己的生命故事,和這塊土地的生命故事,撞擊出充滿哀傷氣息的文本與表演型式。

演出場所位於車水馬龍的仁愛路邊,夜間,喧囂的車聲無情地吞沒演員們的呼喊。觀眾聚集在人行道旁,幾乎快聽不見台詞。整個表演連同觀眾好似在參與一個哀悼儀式,哀悼這塊土地記憶的消失。當接近尾聲,演員們在雷射光構成的房屋邊緣內走著,重覆喃喃自語:「這裡曾經有個家、這裡曾經有個家...」,忽然一群人從外圍衝進演員旁邊,對著演員怒吼著:「我不相信!」,將演員一個個粗暴地推出綠地之外。最後,湯皇珍默默地走進空地,兀自將雷射光與燈光一個個關閉,人被趕走、光線消失,表演結束。鬼魂消逝無蹤,綠地還是那個失憶的公園,城市又回到它原本的樣子。

湯皇珍的作品總是由龐大的話語堆砌出厚重的文本,總是難以閱讀,那是一個人生命的重量,當創作者用他的生命來創作,怎能要求這會是個好讀的作品?欣賞湯皇珍的作品,觀眾需要先作功課,先理解創作者的生命歷程與作品的背後的故事,即使沒有先作功課,觀眾也需要以跟創作者同等地用心來感受作品。所以湯皇珍的作品永遠小眾,但從她的作品可以深刻感受一個深刻靈魂的孤獨與哀愁,生命如此沉重但令人尊敬。湯皇珍是我在當代藝術的啟蒙導師,從她身上我看見一個藝術家應該有的風骨、觀看視界的高度、最堅韌的態度、與最誠摯的關懷。自此,建立了我辨別作品與藝術創作者之間的準則。

因為這次創作、道具完全沒有經費,演員也是志願參與,在極拮据的情況下完成,因此不再有重演的機會,這是我覺得最遺憾的地方。另外如果要說有什麼美中不足之處,我想有兩點:一是仁愛路真的很吵,演員的話語觀眾聽不清楚,如果有無線麥與音響的輔助的話,效果會比較好,我想是因為受限於預算的緣故吧(還是根本是故意的?)。另一點是觀眾不見得都知道紹興社區的故事,如果開演前能先帶領觀眾先逛逛紹興社區、介紹這裡的故事,對作品比較能有較完整的理解,以我自己為例,我也是在開演前的下午先來到這邊,在社區牆上看到相關的報導才知道這裡的故事。

這次演出讓我見識到行為藝術在戶外,由其是與地點本身交互作用之下,產生的那股「力量」,非常強大,是在美術館或其他室內白盒子裡的感受不到的。我很喜歡這種跟地方緊密結合的藝術形式,活生生的,充滿生命力。我們的城市太無趣了,作為一個觀眾,我希望這座城市能有越來越多這種作品,不是去美術館,也不是公共藝術,而是直接將環境作品化,提醒城市路過的每個人,城市裂縫仍在。

城市畫報281期01

城市畫報281期02

城市畫報281期03

城市畫報281期04

城市畫報281期05

城市記憶陳情書湯皇珍文

失憶的城市李秉原文

藝術觀點46期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 Reserved by Tang, Huang-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