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作品評論索引
2019-2023 | 關於湯皇珍作品之評論與報導

索引(四) 關於湯皇珍作品之評論與見報
Articles on Tang’s Art-Work critique & report

接續2013
語言飛航 文/湯皇珍 《ACT 藝術觀點》2013 No.53 期 p116~120

2014
Ulysses Machine-TANG, Huang-Chen “I Go traveling” 15 years later
尤里西斯機器——湯皇珍《我去旅行》十五年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ngUlyssesMachine

台新ART TALK 文/邱誌勇 2014.8.14
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cy/2014071001

表演藝術評稐台 文/林乃文 2014.10.26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3156

2014 今藝術 265 期 文/簡子傑
http://artouch.com/m_test/artco/story.aspx?aid=2014100715700

文化快遞 2014 09 No.172 文/陳朝興
http://express.culture.gov.tw/topics_content.aspx?id=72

2014 藝術家 469 期 藝術新聞 湯皇珍+尤里西斯機器 文/張羽芃

2014 藝術家 473 期 藝術新聞 當代館湯皇珍 文/張羽芃

2015
表演藝術評稐台 文/羅倩 2015.5.19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6496

台北市立大學學報 46 卷 2 期2015.12
過程中的女性主體(台灣女性藝術家的陰性特質調查研究)P.147~170
湯皇珍行動藝術的創作形式:以《我去旅行》系列為例 文/呂筱渝

過程中的女性主體(台灣女性藝術家的陰性特質調查研究)P.171~190
行動藝術中之後現代劇場展演形式:以湯皇珍的【我去旅行】系列為例
文/呂筱渝、姜麗華

2019-2020
湯皇珍《成忘老太太計畫》《Completed-in-Forgetting Old Lady 》Tang Huang-Chen Action Plan
Part1-評論與報導索引

Part2-成忘老太太自述網誌索引(PDF)

2019/01/01 聯合晚報何定照

(摘) 翻轉失智 藝術家行動起共鳴

——媽媽的心智運作其實是另個系統

藝術家湯皇珍第一次被母親指為小偷時,憤怒又不解。眼見母 親各種奇怪狀況越趨頻繁,多年後,她才知道這是失智症。 去 年湯皇珍也邁入六旬,對老與失智更有感觸。她發展「成忘老 太太」行動計畫,虛擬一位名叫「成忘」的老太太,希望藉此 散播「成全忘記」概念,讓各界別再以貶抑眼光看失智,「如 果放棄成見,用對方的符碼進行演繹並回應,將是自己心智轉 換的契機」,希望更多人參與。

湯皇珍母親各種症狀源於 1996 年。湯皇珍說,媽媽當時開始會 指家人偷東西,出現重複買同樣東西等反覆行為,然後外出開 始迷路,家人因此禁止她外出。然而母親隨即開始幻視,看到 不存在的東西,最終變得言語漸失,難以溝通,
https://m.facebook.com/TangUlyssesMachine/posts/2540572136178815

認識湯皇珍尤里西斯機器 20 多年,記得一開始為了她翻譯的 「身體的意象」自製傳單到書店發放(那是個出版和書店還很 蓬勃的年代),後來參加她為保留藝術家華山舉行的街頭遊行 及幾次活動,又為她的作品寫了幾篇至今最接近視覺藝術評論 的文章,好像還幫忙過作品製作過程…一些奇奇怪怪的特殊經 驗,大約是認識她才會發生。

雖然認識非常久,她卻沒過多地談過私人人生。這回訪她的新作,看向來強悍、極有個性的她,坦誠揭開脆弱角落,在我面 前幾乎落淚,內容也讓我 非常觸動。
https://m.facebook.com/dingchao.ho/posts/370375209644413

藝文視場 —許家峰
2020/02/12 成忘第三場午茶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Jiafangartview/photos/a.226743674894125/497815861120237/?type=3&theater

藝文視場 —許家峰2020/3/07 成忘新浜首演聽戲
時間:2020 年 2~3 月 地點: 駁二藝術特區倉庫、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成忘老太太在家嗎?

在沒有意外的狀況下,我們終究得面對年老與失能,那是生理與心理隨著時間\生命的流逝而病殘;然而藝術家與其創作的價值是否會隨著年紀 的增長與時代的潮流而有所驛變也蠻令人玩味的。如果高齡社會是必然的結果,那共螎藝術是否也映出其必然之現象,在接觸《成忘老太太,湯皇珍 2019 行動計畫》後,又有一些不同的感悟,用接觸這詞,是因為個人除了參與工作坊也做過藝術家的訪問,更分別在駁二藝術特區倉庫與新浜碼頭藝術空間兩個展場觀賞 她的作品與演出⋯⋯我似乎在歷經一段名為湯皇珍的生命旅程,這些行動不斷地交織重疊著,在某些相似處被再度的渲染開來,那些厚沉的塞萎的想避開的,隨著一 次次的探詢過程裡,可感受到那份執著變得柔暖;在面對年老與失智的生命課題裡,這樣的行動計畫像似付予了一個浪漫的啟程;而這份浪漫夾帶著藝術家的有所堅 持的創藝理念,在說再見的過程中也讓這分行動計畫帶著成全與感念,也就是說湯皇珍用旅行拓展她華麗旅程,用回家再啟金色終旅,很湯式風格的人生觀與藝術 觀。這篇主要會以演出與展場作品做為書寫的兩大方向。

當你啟動生命上路或者回家他必須打開…滴答、滴答…像…

《成忘老太太,湯皇珍 2019 行 動計畫》在其展覽過程中都會有個演出呈現,文本主要由湯皇珍撰寫,舞台上的演員除了是長年合作的伴外,也透過所執行的午茶工作坊中邀請素人演員們的參與, 從文本、聲音詮釋、舞台主體架構與演員走位之觀察,這似乎是一場結構極為紮實的演出;兩個展場空間所營造出的戲劇效果截然不同,駁二的空間有如正面迎來戰 鼓般的轟隆作響,新浜空間宛如身處槍林彈雨間,但都有個特色既模糊又清晰。

就個人喜好而言,仍聽不慣這般朗誦般的演繹方式,演員們聲音的詮釋太過於古典華麗,它把我捲進某一時間洪流裡,總覺面前的一切隔著一層 的薄膜;而這些層層疊疊的台詞,像是二重奏、多重奏讓具象艱澀的台詞被模糊化,偶爾幾句重音\拍 點綴照亮一些故事的路徑,搭配腳下被限制住的步伐與方位,像似進入一種沌沌狀態,充滿的不安與碰撞卻又好像理出一條條可行的方向,而在語言的使用上除了一 名女性長者在演出中的某些段落帶出幾句台語外,其他全為國語詮釋,對我來說這聲音聽起來頗為複雜,但多數的聲線處在鼻腔共鳴點的位置,十分高亢嘹亮,久了 反而顯得薄弱,無法聚焦,但若有視覺也許又會有不同的知覺感受吧。

有機的舞台因地制宜,而舞台上層層的軟質地墊,舖在長長的舞台上,隨著演出中一一地被剝離,將它捲起包裹在身上,似歲月時光留下在身體 上的印記刻痕;而捲這個動作,彷彿是成老的象徵,把肉體捲入無盡的黑洞中,以一種粗糙的質地做為最後待離的化身,靜靜地佇立在一角落⋯⋯。

在兩場演出中聽著演員們倉惶不安的步伐,像似被捲入無盡的回圈裡繞啊繞,悉悉酥酥的腳步聲,綑綁軟墊的聲音,豁然開朗期待再次飛翔的心 情⋯⋯我好像也跟著這場場表演的進行而準備好了什麼。

一個倒影映出一個倒影的波紋、一個波紋引出一個波紋的倒影、個倒影的波紋再映出一個倒影⋯⋯

幾米《月亮忘記了》繪本有段文字是這樣寫的「然而,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於不存在?記住的,是不是就不會消失?我守護如泡沫般脆弱的夢 境,快樂才剛開始,悲傷卻早已潛伏而來。」

比起駁二一覽無遺的寬敞空間,我更喜歡新浜的蜿蜒幽長的氛圍。記得演出的後半段眾人唸誦著倒影與湯皇珍唸的倒影,在唸音的不同造就了一 段魔幻時刻,是倒影也是導引,像似看見了也是被牽引,如同展場上未命名的作品,不管是巨大狹長的舞台、拼貼在牆面的片段文字與金色剪紙、影像中的訪問對 話、某個角落的字卡與軟墊捲(黑洞⋯⋯, 這些物件與演出緊密地扣連著,前後的因果關係早已分不清也理不清了,就知道因應一場行動計畫的發生且將持續著。

我很喜歡展場中有個影像,投映在舞台末端的牆面上,內容是湯皇珍在飛機上的隨手錄影,雖我早已不能看見眼前風景,但聽著影像的描述,我 也好像飛翔在天空中,感受到那一段段旅程的起落,我們終將降臨、踏上回家的路途中吧!

要記得,決定啟動後要勇敢,結束後要勇敢⋯⋯

很喜歡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霍爾的移動城堡》中的蘇菲與荒野女妖這二個角色,一個因魔法變老、一個喪失法力,一個接受老而重回年輕、一 個因老而失去記憶反而貼進初心,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甚至城堡中的角色們如何在種種的磨擦下找到一個可共處、共螎的模式,一起下一個旅程,當然在這我僅借用二 角色作為對比,二種年老的心情\狀態去對應彼此與週遭的關係,只是想表達成全遺忘,是一種對年老的合解與共生。

也許有一天我會忘記些什麼,也許有一天也不曾記得記得。

台新觀察
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tpk/2020022905
朝向「老年之藝術」:成忘老太太,湯皇珍 2019 行動計畫
蔡佩桂|發表時間:2020/02/29 22:58 | 最後修訂時間:2020/04/07
18:08 評論的展演:《成忘老太太—湯皇珍 2019 行動計畫》

非池中
湯皇珍成忘老太太 https://artemperor.tw/focus/3168
已經回家,如何回家?「成忘老太太」與湯皇珍的史詩
2020-03-13 撰文/陳晞

表演藝術評論台
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8083
找尋回家之路《成忘老太太在家嗎?》
2020-03-30 文/徐瑋瑩 (2020 年度駐站評論人)

私人評論 2020.6.12 文/李秉原
以藝術編織成全——我觀《成忘老太太》6.6 開幕事件
6 月 6 日中午,我看完湯皇珍《成忘老太太》的開幕事件演出,從美術館落地窗灑進的白千層樹影美的令人屏息,但我的情緒激動,甚至難以好好問候久時未見的藝術家便 趕緊走出,原來直視生命的作品是 如此的難以直視,而我則需要喧囂的車聲幫我拉回塵世才能平復心情。

《成忘老太太》的敘事主軸是藝術家湯皇珍照顧失智症母親的故事,但這不只是她自己的故事。在演出中,我看見身邊的觀眾都陷入某種記憶的 沉思狀態,作品所引發的是每個人內心那不足為他人道哉的生命經驗。

在藝術家與三位表演者之間不間斷絮語中,大概可以勉強辨識出藝術家分別從醫療、哲學、及個人生命史三個層面交互思辨,再透過藝術的表現 形式,構成寓言故事「成忘老太太」的結構。

藝術家說,「成忘」即「成全忘記」的意思,當看著年老罹患失智症的母親,湯皇珍試圖與「忘記」拔河,卻節節敗退,目睹母親逐步忘記一 切。藝術家在空曠的美術館地板上用膠帶貼出過往「家」的格局——客廳、廚房、主臥室、以及自己的房間1。 她在現場「家」的虛殼中 一邊漫遊,一邊訴說誰是「成忘老太太」,訴說自己過程中如何去「成 全」母親的「忘記」。

這過程並不容易,湯皇珍說道,她因為母親逐次加劇的迷路驚慌,使她出手阻止母親出門而致扭打。她又說,母親一回又一回重複畫著成千上萬 的圓形,卻一日復一日少言。她不明白從小照顧他們的慈愛的媽媽到哪裡去了?湯皇珍說這是「狂濤般的逆境」。

失智所面對的不只是醫療照護問題,更是對人的靈魂進行本質性的質問:如果是記憶的累積形塑了主體的人格,而生命尾聲是無可挽回地遺忘逆 境,那我們如何去價值(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藝術家在漫步中回溯著自己生命的過往,旁觀母親的老化過程,也同時思索自己變老的意義。她也求助於醫療的專業建議,演出的演員之一是長 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醫師,徐醫師告訴藝術家(與觀眾)要隨時有面對失智症的心理準備,提早注意家人是否出現記憶與判斷力變差的情況;他也說道:一 個人最大的遺憾是來不及說道歉,如果你想要對誰說對不起,要把握現在還可以的機會。

1 這方法讓我想起湯皇珍在 2011 年的作品《尋找城市裂縫》也是採用類似的形式,在已被鏟平的土地上繼續演著老屋彷彿還在的劇碼,招喚老屋的幽魂。

----------

醫療可以幫助我們如何應對失智,但是達到「成忘」的境界,藝術家很本能地求助於存在主義哲學。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存在主義的態度就是 先承認生命的荒謬且虛無的本質後,想辦法站穩再度擁抱生命的哲學。在展覽現場「家」的虛擬空間中,藝術家特地在她的個人房間放了一張椅子,她說:這張椅子 是留給「我的好朋友卡謬」。

卡謬的哲學觀起自先承認存在本身就是荒謬的,就如薛西弗斯日復一日徒勞無功地推著石頭上山、又如小說《瘟疫》中一場瘟疫襲擊城市,誰死 誰活沒有一絲道理,李爾醫生搶救染疫受盡痛苦依然過世的嬰孩,他對著潘尼洛神父怒吼:你說瘟疫來襲是因為這座城市的人犯了罪,但一個嬰孩能夠犯什麼罪?

因此唯有先承認生命本身的荒謬性,勇於面對荒謬,我們才能重新確認人生的意義。所以卡謬說,薛西弗斯無法阻止每日推石上山的命運,雖然 眾神認為這是悲慘的,但我們必須想像薛西弗斯是幸福的,他每日推石上山,每天都完成了一件艱難的考驗;李爾醫生知道瘟疫的可怕,無法阻止病人死去,他的努 力徒勞無功,甚至可能也害自己死去,李爾醫生完全明白這些——他大可以放棄,成為一個虛無主義者——但他依然每天繼續執業,因為這就是他的「選擇」。卡謬 認為生命的價值在於直面生命本身的荒謬之後,無法依靠任何的外在因素——財富、成就、宗教——而只能靠自己來給予生命存在的意義。

我想「成忘」的關鍵,就在於面對「狂濤般的逆境」,依然選擇站穩腳步擁抱逆境的這個過程吧。因此哲學—醫療—生命史,三者一同建構起面 對失智/老化的治癒過程,而串起這三方的,是藝術,是能夠穿透領域藩籬的藝術家的自由的心靈。我忽然領悟,當以藝術的創造為線,編織起藝術家的生命、編織 了知識以及哲學,「成忘老太太」因此成形。從此藝術家是,所有的觀眾也都可以是「成忘老太太」。

所以卡謬寫小說來談哲學,跟湯皇珍用藝術來談失智與照護是一樣的道理。藝術是穿透心靈、達到共感的利器。

湯皇珍的藝術命題始終環繞於旅行與歸程的拉扯辯證,從早期的《我去旅行》到近期的《尤里西斯機器》再到《成忘老太太》,旅行其實是湯皇 珍對人生的隱喻。湯皇珍對生命的態度並非無目的性的放逐與流浪,而是旅行。就如尤里西斯一般,無論旅程有多遙遠多長久,最後的目的地永遠是回家,一個離去 再歸來的迴圈,一定要回來,但也非得先出去。她近年將作品的命題放在歸途與回家上,這似乎也象徵著藝術家自己步入老年的心靈境界,壯年的旅行到老年的歸途 (尤里西斯)與回家(成忘老太太),但卻驚覺家與家人早已不是熟悉的狀態, 甚至已經不在。這個心理過程其實是所有台灣忙碌的步入老年的中年族群的普遍心靈寫照。同樣地,「成忘」的境界,也許也是每個人最終需要通過並接納的人生功 課。

湯皇珍的系列創作就是她人生路途的再現,當我們漫遊她的作品,實是品味她的人生。也許很多行為藝術家往往在盛年時綻放耀眼的光芒後卻無 以為繼,湯皇珍則是踏著穩定的步伐一次次地訴說她的旅程,所以湯皇珍的行為作品總是以滿載的言語與文字構成,而肢體的行為卻極度收斂。她每次的「計畫」時 間軸越來越長、觸及的場域也越來越多樣;自我挖掘地越深入、跟社會的交會也越來越深刻。湯皇珍的創作是出了名的難以閱讀,她選擇了最不討好的形式、排絕於 市場之外、得不到應有的成就名聲。她是另一位薛西弗斯,縱使旁人不明,薛西弗斯仍孤芳自賞,甘之如飴地一天天推石上山。如同每一個照護家庭內部各自驚濤駭 浪但甘苦自嘗的故事,藝術家與照護者的雙重身分,在湯皇珍身上忽然有了奇妙般的共通性。

我很感謝台灣能有湯皇珍這樣的藝術家。展覽海報中藝術家微笑背負著一捆巨大的行囊,我想像這是湯皇珍在歸途帶回來的生命歷程,就算敝帚 自珍又何妨?無關聽者多寡,湯皇珍仍會繼續吟唱她的人生旅程風景,直至終點。

台新觀察
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kch/2020061404
成忘老太太,與記憶中的湯皇珍
高俊宏 | 發表時間:2020/06/14 21:03 | 最後修訂時間:2020/06/16
16:48 評論的展演: 《成忘老 太太 —湯皇珍 2019 行動計畫》

台新觀察
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wph/2020070601
非關記憶,特赦吧! ——《成忘老太太|湯皇珍 2019 行動計畫》
王寶祥 | 發表時間:2020/07/06 16:23 | 最後修訂時間:2020/07/06 16:23 評論的展演: 《成忘老太太—湯皇珍 2019 行動計畫》

台新觀察
初老與成忘──原來,你我唱的是同一首歌
張啟豐 | 發表時間:2020/08/03 14:10 | 最後修訂時間:2020/08/04 16:43 評論的展演: 《成忘老太太—湯皇珍 2019 行動計畫》

國藝會線上誌 特選 2020/ 07/06
https://mag.ncafroc.org.tw/article_detail.html?id=297ef72272b7f693017322246cb60004

最後的歸程——「成忘老太太,湯皇珍 2019 行動計畫」
評論人|林乃文 圖偏提供|林乃文、北師美術館提供

Part2-成忘老太太自述網誌索引(PDF)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 Reserved by Tang, Huang-Chen